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唐艳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梁凌毅/刘奕志团队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教授刘祖国团队合作,揭示了“笑的训练”与最常用的人工泪液——0.1%玻璃酸钠疗效相当,且在眼部体征改善上优于0.1%玻璃酸钠。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涩、有异物感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与生活质量。目前,干眼治疗的一线用药为人工泪液,然而,长期依赖人工泪液花费高。
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治医师李晶表示,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前瞻性、非劣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99位不伴中重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有症状干眼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8周0.1%玻璃酸钠治疗或“笑的训练”,并采用小程序全程记录干预情况。
研究人员根据面部及眼部肌肉运动设计出“笑的训练”口令,30遍口令为1次训练,一天训练4次。在干预8周后,“笑的训练”组和0.1%玻璃酸钠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且在主要结局指标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中,“笑的训练”组不亚于0.1%玻璃酸钠组,甚至在一些体征改善中,“笑的训练”组优于0.1%玻璃酸钠组。
“该研究从崭新角度提出了一种有效、安全、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梁凌毅表示,研究结果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为长期依赖眼药水的干眼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为干眼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刘祖国表示,该研究虽然设计不复杂,但是意义重大。这是近年来极少数能够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干眼领域的研究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6/bmj-2024-080474
#免责声明#
一点导航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oneclick.nav@yandex.com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